您好,欢迎您访问张新年律师团队官方网站

问答

【企鹅问答】女子不堪家暴给丈夫下毒,被判故意杀人罪缓刑五年,是否合理?

发布日期:2018-01-15

    因常遭丈夫家暴,黑龙江一女子购买鼠药多次给丈夫下毒,致丈夫尿血便血入院。女子自首后被判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你觉得这一判决合理吗?





    女子不堪家暴给丈夫下毒,导致丈夫尿血便血住院,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决其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这是夫妻不和造成的悲剧,幸好丈夫没有生命危险,不然又将演变成一个家庭的不幸。
    家暴,在现代社会仍然屡见不鲜。本案中,女子对于家暴有多种多样解决的方式,本不必采取极端措施。女子首先可以和丈夫好好协商,感化丈夫;其次协商不成,也可以协议离婚,不再受丈夫家暴的侵扰;另外,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作为家暴的受害人,女子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 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女子有这么多可供选择的合理适当的解决方式,却唯独选择了给丈夫下毒药的方式,是很不明智的行为。
    法院对女子以故意杀人罪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缓刑五年是合法合理的。女子在主观上曾表露出想杀死丈夫的故意,客观方面实施了给丈夫投毒的行为,虽每次投放一滴鼠药,但系多次投放,已经对丈夫的生命造成了直接的威胁,因此,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量刑方面,丈夫住院后不久即治愈出院,可见女子投毒的行为并未造成严重后果,属于情节较轻,而且女子因难以忍受家暴而实施投毒行为,被害人具有一定的过错,女子的主观恶性不强,社会危害性较小,所以法院按照故意杀人罪的最低刑期判处,是有道理的。
    缓刑,也称为暂缓执行刑罚、暂缓量刑、缓量刑。是刑法上的一种刑罚制度。法院在刑事审判中,根据被判处刑罚的罪犯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刑罚的执行。如在考验期内,满足一定的条件,原判刑罚将不再执行的一种制度。本案中,女子犯罪情节较轻,且主动向公安机关自首交代犯罪行为,悔罪表现良好,同时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符合缓刑的要求,因而法院以缓刑5年执行的方式合法合理。此外,在社会效果方面,缓刑五年执行,可以不影响本就拮据的家庭失去一个收入来源,还能促进女子和丈夫重塑夫妻感情,共建美好的家庭生活。我们特别认同法院的这一做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