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张新年律师团队官方网站

问答

【悟空问答】杭州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论文与浙大一研究生高度雷同,大学老师论文抄袭严重么?

发布日期:2017-12-08

      12月6日,澎湃新闻报道,杭州广播电视大学一老师在2004年10月发表的一篇学术论文,涉嫌抄袭浙江大学哲学系一硕士研究生2002年9月发表的学术论文。对比发现,两篇论文均围绕市民社会理论、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等议题展开研究分析,单桦论文在与俞田荣论文从题目、摘要、关键词、小标题,到每一个段落内容,都近乎完全一致,几乎照搬了俞田荣论文。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网站2012年更新的信息显示,单桦系该校副教授、思政教学部主任。校方回应将核实。




张新年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12-07 20:17

      此事如经查实,将再一次暴露学术不道德问题。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问题日益严重,学术问题反映的既是高校教师的内在问题,更放映了我国现阶段的学术环境问题,因此净化高校学术氛围刻不容缓。

      学术界中的不道德行为主要包括学术不端、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2016年4月5日经教育部2016年第14次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用以规范学术不端行为。该《办法》里面将学术不端定义为,高等学校及其教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学生,在科学研究及相关活动中发生的违反公认的学术准则、违背学术诚信的行为。抄袭是指将他人作品的全部或部分以或多或少改变形式或内容的方式当作自己的作品发表。论文抄袭属于学术不端的一种表现。

      近几年,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抄袭问题最为突出。2014年,“从讲师一路抄袭到教授”的网帖,在互联网上也引起了大量关注;东北农业大学刘某也因抄袭而受到处分;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岁涵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师金理曾就一篇论文是否抄袭在各自的博客和微博上展开争论,引发业内关注。各种高校教师抄袭的新闻层出不穷。在大学的系统中,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往往共存,而要获取行政权力、得到晋升的机会,科研往往是一项重要的因素。于是学术成就、学术地位成为了谋取行政权力的资本。另一方面,由于在高校系统中,学术成果除了能够带来行政权力,还有这其他功利性的工具用途。学术成果可以为高校老师带来荣誉,很多人为了追求“出名”而变得急躁,抄袭成了一种出成果的捷径,与此同时,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对于学术工作成果的奖励多金钱化,成果发表成为教师获取丰厚金钱回报的重要途径,所以很多高校教师便在利益的引诱下铤而走险。当然,除了上述原因外,职称评价制度也是高校教师抄袭论文的重要缘由,因为在高校中,职称多被拿来衡量一个教师的学术水平,职称的高低有与教师的福利、待遇密切联系。

  减少、杜绝高校教师的抄袭现象,必须加强高校老师的学术道德修养教育,同时也要改革高校系统的学术评价制度、职称评价制度等等,为高校老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