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张新年律师团队官方网站

选录

张新年律师受访健康界|揭秘|艾滋感染者的个人信息是如何被盗走的?

发布日期:2017-08-01

报道链接:http://xian.qq.com/a/20160719/012355.htm

http://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20160718/content-484260.html

报道时间:2016-07-19




报道全文:

揭秘|艾滋感染者的个人信息是如何被盗走的?


连日来,全国30省份275位艾滋病感染者称接到诈骗电话,艾滋病感染者的个人信息疑似被大面积泄露。国家疾控中心表示,已报请公安部门立案侦查,依法进行严厉打击。

对艾滋病感染者的隐私保护,早已成为各方共识。但遗憾的是,此次却出现涉及人群如此之多、范围如此广泛的信息泄露。健康界通过采访感染者和医疗信息安全从业者发现,尽管事件尚未披露调查结果,但黑客入侵数据库致信息泄露的可能性很大。

30省艾滋病感染者信息被泄露

调查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30省份共275名艾滋病感染者接到诈骗电话。在艾滋病感染者?群里,有多名感染者表示接到过170开头的手机号打来的电话,对方不仅能准确详知其姓名电话,还对其确诊时间、在哪里取药、?号、工作单位等信息完全掌握。骗子自称是政府部门或卫生局的工作人员,将给艾滋病感染者发放补助。一些感染者被要求提供600-700元的手续费。此外,还有一些骗子自称为疾控的工作人员,谎称可以为感染者办理补贴,收费3000元,今后吃药不需要再花钱。

揭秘|艾滋感染者的个人信息是如何被盗走的
揭秘|艾滋感染者的个人信息是如何被盗走的

由于对疾病传播途径的不了解,我国民众对艾滋病感染者普遍存有恐惧心理,患者一旦被人发现是感染者,很容易遭到歧视甚至驱赶。对此,国家《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未经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身份信息。保护艾滋病人的隐私,也是国际通例。在2012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驻华代表马克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艾滋病感染者的隐私不被保护,人们可能根本不去检测,这将让病毒传播的机会大大增加。

中国疾控中心对此次事件发文称,不法分子盗用艾滋病感染者个人信息、实施电话诈骗,是违法犯罪行为,疾控中心已报请公安部门立案侦查,依法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已紧急致电各地疾控机构注意类似诈骗情况,并及时提醒感染者,提高防范意识,防止上当受骗。疾控部门将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尽快破案,也同时呼吁接到类似诈骗电话的感染者,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以利于公安机关掌握更多办案线索,更好地保护感染者的权益。

究竟是谁泄露感染者信息?

可以看到的是,被泄露的均是感染者的核心信息,骗子掌握得如此精准,无一遗漏,可见泄密过程不简单。网络安全从业者告诉健康界,如此大面积的信息泄露,基本上可以排除通过某家医院病历进行泄露的途径,因为医院网络大部分都是内网,被黑的可能性不大,此次泄露信息事件,更像有人拿到数据库信息并进行贩卖。

感染者信息存在于疾控部门,如果有人将数据库的信息拿出去进行贩卖,这个人可能就是能接触或有权导出数据的人。在此期间,国家疾控中心表示,艾滋病感染者相关信息系统被列为国家网络信息重点安全保护对象,并且按信息安全三级等级保护进行管理。发现诈骗情况后,中国疾控中心立即启动了信息系统安全应急响应,对相关信息系统开展信息安全排查,并进一步提升了相关加密措施。

从目前各方披露的信息不难发现,相关疾控部门数据库遭遇了黑客入侵。新浪微博实名认证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的吴尊友在17日发文称,利用非法手段获得感染者信息进行诈骗,是非法的、不道德的,我们强烈谴责。感谢各地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在第一时间积极响应,传递正能量,减少对感染者影响。

近年发生多起患者信息数据库“被黑”

患者隐私是每位医疗行业从业者心中都需要绷紧的那根“弦”。然而,患者信息被泄露在我国绝非首。2015年上半年,国家卫计委疾控局接到有关省区反映,近期陆续发生多起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被盗用而导致的诈骗事件。疾控局遂向公安部网安局提供户名为山东省济南市史某的管理账号在银川市异地登录的线索--3月13日到4月9日期间,这个账号共有26次登录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有报道称,黑客入侵相关网站获取信息进行贩卖早已形成了产业链。

揭秘|艾滋感染者的个人信息是如何被盗走的

律师:相关单位需自查

北京律师张新年在接受健康界采访时表示,信息的登记、存储、使用等多个环节均存在泄密可能,在真相未明的情况下,都不能排除合理怀疑,大面积的个人信息被泄露,极有可能发生于掌握有全国艾滋病感染者资料的相关单位。相关个人信息一旦被泄露、冒用、滥用,极易滋生下游的民事侵权甚至违法犯罪事件。相关单位应立即自查,行政主管部门应予以调查,同时公安机关应刑事立案侦查。

张新年律师提示,疾控部门和相关医疗机构几乎不可能以用手机打电话的方式与患者沟通提供补助事宜,更不可能在电话中要求患者提供手续费。当下电话、网络诈骗活动十分猖獗,患者接到陌生人电话,不管自称什么单位和部门,都要不予理会,不要登录对方提供的网址进一步输入相关信息,不能将手机收到的验证码提供给对方,更不要直接给对方汇款。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是网络时代的重大课题。“加强个人数据保护,严厉打击非法泄露和出卖个人数据行为”已经写入了“十三五”规划纲要。相关部委也在陆续出台保护政策与法规,司法打击力度在不断加大,可见个人信息的“安全堡垒”正在得到加固。业内人士呼吁,保护患者隐私还要进一步提高对信息泄密者的处罚成本,切实保障个人信息,支持个人依法进行维权。




http://www.zhonghenglawyer.com

 

张新年律师团队业务范围:

合同违约、家事纠纷、建筑工程款与农民工工资追收、企业法务与公司争议解决等民商事业务;

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行政法业务;

刑附民,侦查、起诉、审判阶段法律帮助、刑事辩护,提出无罪或罪轻意见、申诉等刑事业务;

民行、民刑、行刑、民行刑交叉,金融市场与资本投资管理,及其他非诉领域综合事务法律顾问。


紧急联系方式:13911777299
      办公电话/传真:010-57807555
      电子邮箱:13911777299@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