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张新年律师团队官方网站

选录

张新年律师受访南方都市报|提醒:朋友圈被这张图刷屏,你或许还没意识到背后有多可怕

发布日期:2017-08-01

报道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AxNDM4MA==&mid=2666133896&idx=2&sn=50af25ec754f076b734a2f0b45df255f&mpshare=1&scene=23&srcid=07175BIFGfAOxbqT3BwtLb78#rd

报道时间:2016-07-17




报道全文:

提醒:朋友圈被这张图刷屏,你或许还没意识到背后有多可怕


从前晚起,你的朋友圈一定被它刷屏了。








  在朋友圈中看到好友分享,他的姓名、星座和各种测试结果,然后告诉你扫码也能生成自己的模板,可事实是这样吗?


一切都是套路

  记者扫描图片中的二维码,马上弹出“柏XX app”?公众号后关注,然后就会自动回复一个链接,戳进去拉到最下面,点击阅读原文,输入姓名和生日等信息,十秒后就生成了。

  不过,记者测试发现,试了不同名字,生日不变,然后结果是一样的。所以,一切都是套路吗?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告诉记者,这些都只是星座性格按一定规则组合的小数据库,并非真实的你。“也有很多人向我反映,换名字不换生日,结果一样。”


缺乏用户提示

  曹磊表示,目前很多互联网公司为吸粉,采取互动游戏、个性分析、H5页面等方式,掘取用户个人信息,但没有对用户提示个人信息已被收集以及日后数据使用规则。

  曹磊告诉记者:“这明显是获取用户个人信息的软件。获取信息的公司可以做大数据分析、精准营销,甚至诈骗。”


你没意识到危害?!

  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专委会副主任张威告诉记者,现在对于社交网络的个人信息获取确实比较泛滥,很多人因此上当受骗,这种行为的危害性广大网民还没有意识到。

  张威表示,像“柏XX app”这类形式,看似通过有意思的互动活动,采集用户的真实信息,这些真实信息会和手机的IP、串号进行绑定。这样就可以把网络上虚拟的账户和现实的个人身份进行绑定,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策划。


  16日上午,?方面对“柏XX app”进行了封号处理。


  ?方面表示,近期?公众平台及朋友圈出现毕业签、月份签等签类测试活动的信息。此行为属于违规行为,给用户带来骚扰,破坏朋友圈的体验。一旦发现?公众账号有发布签类测试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发布新年签、大学测试、星座测试等信息,?公众平台将视情节对违规公众号进行删除关注用户(粉丝)及封号处理。


律师说法:

极易滋生民事侵权甚至犯罪事件

  北京知名律师张新年表示,如今已迈进信息社会,生产力水平籍此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当下公民的个人信息被非法收集、使用、披露的现象十分普遍。

  张新年认为,个人信息一旦被泄露、冒用、滥用,极易滋生下游的民事侵权事件甚至违法犯罪事件,因此在信息时代,公民的个人信息应受到严格的保护,除了相关方从技术及管理层面上要确保信息数据安全,个人也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张新年强调,一般认为,可以直接或间接识别、锁定个人身份的资料和数据都属于个人信息,除了传统的内容,比如姓名、年龄、学历、家庭情况、感情经历、身体情况、财产状况、住址等,在今天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个人的?号、银行卡号、信用记录、出行记录、购物记录、手机号、?号、邮箱地址等数据信息也尤为重要,一定要注重保护。

     不少人恐怕平时都会接到陌生的推销、调查、骚扰电话/邮件,当你以为自己离“电信诈骗”很遥远时,或许不知道自己的信息在不知不觉中被收集了。

     想一想,你是不是也很喜欢做朋友圈的各类性格测试呢?有的需要授权?头像及昵称,有的会诱导你填写真实姓名、生日、甚至电话号码……今后,可一定要提高警惕!





http://www.zhonghenglawyer.com

 

张新年律师团队业务范围:

合同违约、家事纠纷、建筑工程款与农民工工资追收、企业法务与公司争议解决等民商事业务;

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行政法业务;

刑附民,侦查、起诉、审判阶段法律帮助、刑事辩护,提出无罪或罪轻意见、申诉等刑事业务;

民行、民刑、行刑、民行刑交叉,金融市场与资本投资管理,及其他非诉领域综合事务法律顾问。


紧急联系方式:13911777299
      办公电话/传真:010-57807555
      电子邮箱:13911777299@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