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近一直念叨着李白、荆轲、孙尚香这些名字,深圳的李先生以为孩子在认真学历史,可等他明白过来,却为时已晚。李先生多年省吃俭用积攒下三万多块钱。11岁的儿子小辉趁父母不在家,偷了父亲银行卡关联到QQ上,随后打开母亲手机删除了验证码信息。此后小辉开始疯狂购买角色和皮肤,短短三个月内,购买了将近50个角色,每个角色身上的皮肤价值都不菲,不知不觉中花掉了三万多。得知真相的李先生怒火中烧,不忍责罚小辉,只能拿手机泄愤。腾讯公司表示,虽没有直接证明是未成年人进行的操作,但根据相关佐证及后台数据,未成年人操作的可信度较高,因此将退回相关金额。数据显示,该游戏玩家低龄化严重,其中11岁至20岁的玩家比例高达54%。
网友们好,我是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张新年律师,对于这个话题,它里面涉及到的最核心的法律问题是“未成年人所为的民事行为法律效力”,更确切地说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的民事行为法律效力问题。
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年满十周岁以上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有鉴于此:
首先,11岁的小辉在法律上被定义为限制民事能力人,其行为的法律效力区别于年满十八岁的成年人的行为法律效力;
其次,像他这样的限制行为能力人开展的与他年龄、智力相适应的行为,比如去买本书或者买只铅笔之类的,就是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否则,如果超出了这个法定范围,这个行为效力在法律层面就是效力待定的了;
再次,对于这种效力待定的合同,如果能得到其法定监护人的追认,这个行为也可以是有效的,如果得不到追认,那就是无效的或者可撤销的了。
就本案而言,小辉的爸爸的行为已经表明其是拒绝追认小辉的行为效力的,这样一来腾讯在对方有证据证明是小辉操作的情况下按照合同无效理论返还对方钱款符合法律规定。
最后,回归到话题本身,虽然小辉的行为最终没有给其家人完成损失,但是这个例子也提醒我们广大家长,一定要对自己的孩子尽到监管监护义务,一方面教育他多多投入时间到学习中,多多从学习中寻找乐趣,另一方面一定要提醒小孩子不要擅自通过网银或者手机处分财产,以免给家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回答于2017-06-15 14:20
http://www.zhonghenglawyer.com
紧急联系方式:13911777299
办公电话/传真:010-57807555
电子邮箱:13911777299@163.com
Copyright © 2017 忠衡律师 版权所有 京ICP16030615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