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爆料,南昌豫章书院堪称“杨永信”翻版,打着戒网瘾的名号,实则虐待学生。学生进校会没收手机关小黑屋,和蟑螂老鼠同住;学校还会体罚学生,有学生称体罚龙鞭是用钢筋做成;有老师性骚扰学生。这些是真的么,求当事人出现。如果是真的,为什么还有这种学校存在,什么样的父母会把孩子送进这样的学校?11月2日,豫章书院执行山长吴军豹建立媒体微信群,发布豫章书院申请停办的消息。
张新年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10-31 14:21
这种戒网瘾学校属于民办学校。根据《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细则》的规定,民办学校分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和营利性民办学校,且民办学校的设立应当依法进行审批,经批准正式设立的民办学校,取得办学许可证后,还要到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分类登记证或者营业执照。
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一个合格的民办学校应当符合当地教育发展的需求,具备教育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其设置标准参照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设置标准执行。除此之外,民办学校还应当依法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包括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受教育者生命健康权保护、受教育权、人格尊严权等权益保护。
如果豫章书院在矫正网瘾学生时确实存在文章所列的种种恶行,则相关涉事人员的行为已然涉嫌行政违法,甚至构成犯罪,同时学校作为独立主体,如果其办学方式与对外宣传出入较大,结合其高额收费的现实,也涉嫌诈骗;从侵权角度看,因学校未尽到学生的安全保障义务,亦应构成对受害学生的侵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果涉案学生系未成年人,则其不法行为亦属于侵犯未成人合法权益,情节更为恶劣,无论是在民事赔偿方面,还是在行政、刑事处罚方面,均应更重。
除此之外,如果豫章学校未经相关部门审批,或者未取得登记证或营业执照,则其还涉嫌非法营业和违规收费问题,一经查实,其还将面临工商部门或教育部门行政处罚。
最后,未成年人出现了问题,往往是因为成年人的问题,更多的原因在于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失败。
对于家长义务,个人认为,一方面网瘾患者往往是家庭教育和家庭关爱缺失的牺牲品,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教育、关爱和监护职能的缺位,是造成网瘾患者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发现孩子存在网瘾事实后,不立足于家庭关爱对孩子的挽救,而是将其直接交由完全封闭人道缺失的机构,更加剧了网瘾患者身体和精神受创伤的风险。
个人认为,对于网瘾患者的预防和矫正,来自家庭成员的关爱是最有效的方式,远胜于其他第三方的药方。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的监控和打击力度,铲除非法办学的土壤,不给不法分子生存空间。
Copyright © 2017 忠衡律师 版权所有 京ICP16030615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