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张新年律师团队官方网站

选录

张新年律师受访中国经营报|上海迪士尼门票代理商“跑路”

发布日期:2017-08-20

报道链接: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7-08-18/doc-ifykcqav9952075.shtml

报道时间:2017-08-18




张新年律师按:

      这起事件中首先应当承担责任的是票务中介及卷款跑路的出票“上家”,特别情况下,迪斯尼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首先,从合同的角度来看,游客从票务中介购买了门票,则游客与票务中介之间存在合同关系,中介不能如期提供有效门票,意味着违约,游客可向票务中介主张包括但不限于继续履行、退款、赔偿等违约责任。
      其次,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来看,游客作为消费者,如果通过票务中介购买门票后,遇到欺诈或者遭受其他损失,则属于消费者权益受到侵犯,同时也反映出票务中介存在不法经营行为,对此,其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者工商部门进行举报和投诉,要求相关部门介入追究票务中介的行政责任,并协助解决其民事纠纷。
      对于跑路的上家而言,如果确实存在上家卷款跑路现象,结合游客收到假单号的事实,则涉案的跑路上家已经涉嫌诈骗罪,建议游客立即报警,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对于迪尼斯而言,据悉,其正规售票渠道有三种,一是官网授权,二是现场售票,三是通过授权代理商售票。如果游客在经授权的代理商手中购买到假票,基于迪尼斯与授权代理商之间合法有效的委托关系,代理商在代理权限范围内的违法行为后果由迪尼斯承担,即在此种情况下游客可以直接向迪尼斯主张赔偿。如果有证据证明迪尼斯或其工作人员参与了售假票行为,迪尼斯也难辞其咎,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报道全文:

上海迪士尼门票代理商“跑路”


      为了省一二十元的门票差价,最后全部购票款被骗走。据媒体报道,近日有游客通过票务中介购买上海迪士尼乐园门票,在取票时却得知出票方已经“跑路”。不只是游客,来自上海、南京、无锡的数十家下级旅行社代理商的定金也打了水漂。


  迪士尼乐园是否允许门票二级分销?是否存在监管漏洞?谁来对此次被骗旅客和旅行社代理商负责?8月18日,对于《中国经营报》记者的提问,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官方并未给出正面回应,仅称“为确保游客所购买的为真实有效的上海迪士尼乐园门票,我们始终建议游客应仅从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官方及授权渠道进行购买”。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新年认为,初步来看,该事件中的相关方已涉嫌诈骗,建议消费者固定相关证据后及时报警。就迪士尼公司而言,如果存有过错,也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门票代理乱象


  据央广新闻报道,今年7月,有消费者从自称是票务中介手中购买了上海迪士尼乐园门票,价格仅比迪士尼官方渠道便宜一二十元。在付完款及提供了相关身份信息之后,消费者被告知订票成功。但几天后又被告知,出票的上家卷款“跑路”了,门票无法出票,订票成功的单号也是假的。包括来自上海、南京和无锡的数十家下级旅行社代理商和部分游客被骗。


  对此,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仅回复本报记者称:“为确保游客所购买的为真实有效的上海迪士尼乐园门票,我们始终建议游客应仅从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官方及授权渠道进行购买。”


  根据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提供的授权购票渠道显示,合作伙伴中包括中青旅(20.450, -0.13, -0.63%)、中国国旅(29.400, 0.58, 2.01%)这样的传统旅行社,也包括驴妈妈、同程等在线分销渠道,一共36家。


  据了解,上海迪士尼乐园成人标准一日票票价为499元。记者在某旅行网站上看到,一日票价格从440元至499元不等,卖家显示为不同的代理商。但在近60家售票的代理商中,符合迪士尼官方授权的不超过10家。


  其中一家代理商的客服人员告诉本报记者,“跑路”的情况以前是发生过,但是并不多,目前其店内的迪士尼乐园门票为“直连票”,能直接进入到迪士尼售票系统后台,订票不成功可以退款。至于票源从哪里来,其表示为商业机密。


  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致电上海迪士尼官方客服,其表示,不存在进入到后台的说法,他们也是通过售票系统售票。对于从第三方购票后出现的问题,消费者只能找购票的第三方解决。


  面临监管难题


  一位传统旅行社线下代理商告诉本报记者,其实像迪士尼这样把门票分销出去的做法在业内很常见。“我们一般会和景区有一个协议价拿到门票,然后把门票转给下面的代理商,可能还会有更多层的代理商,赚的就是差价,一般就几十块钱。”该人士透露,偶尔确实有上家跑路的情况发生,但没有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多家不在授权范围之内的迪士尼门票代理商,乃至出现“跑路”的现象呢?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杨彦峰对本报记者表示,据其了解,上海迪士尼在直接分销渠道的管控方面还是比较严格的,选定数十家经过调查认可过的渠道商作为代理商,一般也会对大的代理商有一些约定,比如不得进行二次分销、规定价格等。


  “但是即使有这方面的规定也很难禁止二级代理,乃至多级代理。”杨彦峰表示,因为代理商要冲票量而把门票分销给其他中小代理商,其他渠道商也愿意补贴差价以达到引流的效果。像迪士尼、长城、故宫这种强势景区,给线上渠道的折扣其实有限,但是很多商户会把门票作为流量入口,通过烧钱补贴吸引消费者,再从增值服务里面把钱挣回来。


  在杨彦峰看来,迪士尼很难管控到其合作伙伴具体的商业行为,也不太可能把所有的渠道管控起来。事实上,线上几家分销渠道集中化之后,逐步去中间化,很多都直接和景区直签,压缩了中间分销平台的利润,中小票代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张新年认为,这起事件中首先应当承担责任的是票务中介及卷款跑路的出票“上家”,特别情况下,迪士尼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对于跑路的上家而言,如果确实存在上家卷款跑路现象,结合游客收到假单号的事实,则涉案的跑路上家已经涉嫌诈骗罪,建议游客立即报警,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张新年表示。


  此外,在张新年看来,对于迪士尼而言,如果游客在经授权的代理商手中购买到假票,基于迪士尼与授权代理商之间合法有效的委托关系,代理商在代理权限范围内的违法行为后果由迪士尼承担,即在此种情况下游客可以直接向迪士尼主张赔偿。如果有证据证明迪士尼或其工作人员参与了售假票行为,迪士尼也难辞其咎,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