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张新年律师团队官方网站

选录

张新年律师受访未来网|环保造假就业升学也能造假 专家:上面抓什么下面就造什么假

发布日期:2017-08-02
报道链接:http://news.k618.cn/dj/201610/t20161027_9316242.html

http://news.k618.cn/dj/201610/t20161027_9316242_1.html

报道时间:2016-10-27




报道全文:

环保造假就业升学也能造假 专家:上面抓什么下面就造什么假


 未来网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 宋霞霞)“这跟环保本身其实没有关系,主要动因就是政绩。上面抓什么,下面就会造什么假。现在上面抓环保,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为了升官发财,所以就在环保上造假。要是上面抓升学率,就会有人在入学上造假;要是抓就业了,那就业上也会造假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副教授周孝正就日前曝出的西安多名官员涉环保监测数据造假的新闻说道,其实,官员造假这个事情在中国非常普遍,不只是现在,也不只是环保造假,什么都有造假,自古以来就一直有!

  陕西西安的雾霾天气 图片来源于网络

  偷记密码 多次潜入用棉纱堵塞采样器

  据报道,2016年2月,西安市长安区监测站回迁至西安邮电大学南区动力楼顶时,时任西安市环保局长安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站长李某,利用协助监测站搬迁、调试的机会,私自截留了监测站钥匙并偷偷记下了监测站监控电脑密码。随后一段时间,工作人员多次潜入长安区监测站内,利用棉纱堵塞采样器的方法,干扰监测站内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功能。

  空气采样口被棉纱堵塞后,该站自动监测数据多次出现异常,影响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正常运行。此举引起国家监测总站的注意,于是派人前来检查。据媒体报道,为防止事情败露,2016年3月,长安区监测站曾有将监控视频删除的行为。

  据了解,因涉嫌“环境监测数据造假”等行为,西安市长安区监测站站长被警方带走,目前羁押在看守所。

  未来网记者致电西安市环保局长安分局求证,其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不方便透露。随后记者又多次致电,但截至发稿时仍未得到回复。

  这已不是第一次曝出“环境监测数据造假”丑闻了。据环保部通报,今年3月,杭州云会印染整理有限公司被发现其污染物自动监控系统程序被运营管理单位篡改;今年4月,福建馥华食品有限公司被发现,企业总排污排口的自动监测设备的采样管路被人为断开,原本应该连接在污水处理池中的监测探头,却被放入了一瓶装着清水的矿泉水瓶中……

环保数据挂钩政绩 经济发展与环保控制不大一致

  未来网记者了解到,2015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遵照执行。其中相关规定如下:

  “第三条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负总责,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成员承担主要责任,其他有关领导成员在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工作部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有关工作部门及其有关机构领导人员按照职责分别承担相应责任。

  第四条 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坚持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原则。”

  对此,北京市京平律师事务所薛正懿表示,根据法律规定可以看出,地方环境保护考核结果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官员的升迁提拔,影响他们的政治生命。“很显然,地方官员会像关心GDP指标一样,对环保考核的结果予以关注。然而,环保控制指标,往往和经济发展速度、城市发展建设等指标不完全一致。道理很简单,工厂一开工、工地一建设,往往会导致环境受到负面影响。因此,有些官员,为了保证经济发展不受影响,就选择了环保造假。”

  监测过程信息不公开致造假难度低、成本小

  “因为新闻曝出了这次环保造假事件,大家才知道了。那么在此之前,我们这样的老百姓,又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的周围有这样的监测机构,有这样的监测人员在做这样监测工作呢?显然是很少的。”北京律师张新年表示,正是因为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群众的参与程度不高,才导致造假事件不断发生。

  张新年表示,因为整个过程是不公开的,所以民众最多就只能看到官方公布的结果,“但是,大家并不知道结果是怎么来的,怎么形成的,所以导致造假的难度较低,成本较小”。?

  “这样的行为危害如果达到一定程度,就是误国误民,贻害千秋!对于国家来讲,基础数据大规模造假,会给上级领导决策形成误导,并导致国家相关政策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整,这是典型的‘误国’;对于百姓来讲,监测数据大量造假,会让老百姓对于周边的生活环境质量发生误判,承担不必要的风险,造成不必要的损害,这是典型的‘误民’。”张新年说道。




http://www.zhonghenglawyer.com

 

张新年律师团队业务范围:

合同违约、家事纠纷、建筑工程款与农民工工资追收、企业法务与公司争议解决等民商事业务;

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行政法业务;

刑附民,侦查、起诉、审判阶段法律帮助、刑事辩护,提出无罪或罪轻意见、申诉等刑事业务;

民行、民刑、行刑、民行刑交叉,金融市场与资本投资管理,及其他非诉领域综合事务法律顾问。


紧急联系方式:13911777299
      办公电话/传真:010-57807555
      电子邮箱:13911777299@163.com


分享到: